提起施工現場,腦海里就是大大的三個字:苦、累、臟。但施工現場肯定是造價小白成長最快的地方,沒有之一!
一個項目從設計、實施,到竣工、結算,從建筑細節到成本分析,最初與最后,都可以在施工現場得到線索?梢哉f,造價本事都是現場經驗撐起的。很多從施工轉造價的,一了解理論,即應用自如,既可以“算”出利潤,又懂降低損耗。相比之下,直接埋頭理論的造價新人,總是在識圖、套定額那里轉悠很久,停留在機械的、脫離實際。
這很好理解,經驗是具體的,理論是經驗概括。從經驗認識理論當然容易,憑理論想象經驗,可能嗎?
那么,造價小白在施工現場應該注意什么?
1、了解實際建筑結構和施工工藝
這是正確理解圖紙、定額和清單的關鍵(所以上工地記得帶上圖紙和定額對照),專治漏項重算。
舉個最簡單的例子:同樣的管路安裝項目,不了解施工的,可能單單考慮管路安裝;了解施工的,就會發現管路運輸、防腐、支架安裝等必須的隱蔽工程。
2、關注實際的人材機消耗量
同樣的項目,每個單位的施工和管理都不一樣,具體的人材機消耗量不能照搬定額。此外,在清單模式中,施工單位往往以工程變更為由,提高報價。變更后的工序是否較先前費工料,只有懂得施工的人才能了解。因此在現場,要特別留意實際的施工細節,和相應的人材機消耗量,主動跟進變更簽約。這樣,即使站在甲方或者咨詢單位的立場,和施工單位聊起來都特別有底氣,懂得怎樣有效調節工程變更空間。
3、分析利潤空間
由于不可控的自然或物理因素,具體施工經常與圖紙有別,產生的工程量變動,直接影響最后的結算和利潤空間;在國內,如果了解施工工序和定額規范,根據甲方、施工或咨詢等不同立場,靈活套用定額,也能將利益往利己方向傾斜;最后由于量的效應,材料單價是工程造價最重要的影響因素,了解施工的材料價格,準確估算工程造價,可以明顯降低成本、提升利潤。應該特別關注。除施工現場,現造價通的材價已經覆蓋至全國326個核心城市,無論數量還是更新速度,在行內都是第一,而且針對非標和定制材料有對應的詢價平臺,也是了解市場的便捷途徑。
經過施工現場的洗禮,就是合格的造價師了。